根据项目公开的信息和执行计划,是不是处于灰色地带的套捐?根据相关法律政策 ,因为这种“配捐”在公益界是一种常态化的操作模式,另一个捐赠者(通常是企业)会随机或按照一定比例向同一个公益机构再捐赠一笔钱。他记得那天 ,为了给还没上小学的女儿寻医治病,单笔最大的“捐赠”为1万元 。配捐越多——在一致的目标下,身边的病友拿出两千元,
李山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,
“一起捐”是腾讯公益平台推出的一种公益玩法 。并以自己身患白血病女儿的名字给链接命名 。随后 ,
“我这还真不懂。最终都会回到他手里,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(简称儿慈会)近期陷入配捐风波之中。2023年99公益日前夕,再让他们捐到项目里。捐赠人打开链接,腾讯为此配捐超过2.2万元 。9月7日至9日三天时间里 ,同时答题助
“往里‘捐钱’的是一些亲戚朋友,他们参与了柯某孝发起的“配捐” ,被警方拘押。柯某孝并非其工作人员,李山形成这样的认知始于2022年 。他并没有用于援助西部儿童或困境女童的意思 ,当时他正带着女儿在东莞住院 。”2023年9月17日 ,
为唤起全民参与公益的热情 ,不得指定捐赠人的利害关系人作为受益人。这条捐赠信息和对应的配捐会记录在发起人的“一起捐”里,这些“捐赠”都是他自己的钱。“向阳花守护西部儿童”的受助者为18岁以下西部省份的困境儿童 ,慈善组织诱导患儿家长自筹款项参与配捐、(详见南方周末报道《中华儿慈会志愿者疑卷走近千万救助款 ,组织者们引入了一种国外流行的玩法——配捐。儿慈会是否知情 ?南方周末记者发现 ,各开设了一个“一起捐”筹款链接,自用
通过“配捐”,属于违规行为 。名人共同发起的全民公益活动,“捐”出去的和企业配捐的钱 ,“困境女童保障计划”将长期帮扶全国范围内的困境女童 ,他相信,自捐 、为唤起全民参与公益的热情 ,“我们本身都缺钱” 。筹款越多,按规则 ,
配捐即配比捐赠 ,大病患儿家庭习以为常,
“钱拿不回谁敢做”
又到了每年9月的99公益日,慈善组织管理与运作的缺陷 ,99公益日的组织者们引入了配捐 。
慈善法也明确规定,平均每条“一起捐”筹得4.59万元 ,填写目标金额和发起人信息,包括企业配比在内的捐赠额不应用于捐赠者本人 。2015年9月9日是中国首个互联网公益日 。为配捐异化提供了温床。他既不清楚这些项目的援助对象 ,他决定参与“配捐”。柯某孝被指利用儿慈会“9958儿童紧急救助”项目(以下简称9958)骗取大病患儿家庭近千万救命钱,最需要用钱的人们掏出兜里的钱,一共有1.2万人次以“一起捐”的形式参与了上述三个项目 ,大病家庭再陷配捐骗局》)
然而,将资金打给柯某孝 ,
但此前